對標對表,自我加壓。在“千村示范”百日攻堅行動中,東豐縣東豐鎮把今勝村確定為示范村,按照“九有六無”創建標準,多措并舉推動百日攻堅行動由“面子”向“里子”推進,確保5年創建工作開好局、起好步。 東豐鎮從“千村示范”示范村今勝村實際出發,確定發展定位:以今勝花海、繞盈河生態水系、村內丘陵地帶、農田景觀為依托,以民間繪畫、手工制作文化為基礎,打造食用菌產業、休閑文旅主線,建設特色農牧、休閑文旅、民俗商業、溫泉民宿度假、生態觀光、民俗體驗等功能為一體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示范區,成為“菌田畫苑,東豐后花園”。 開展“千村示范”,建設美麗鄉村離不開群眾的支持參與。因此,東豐鎮強化宣傳發動,發放“千村示范”創建標準宣傳單500份、村規民約311份,實現了包保干部工作手冊到手,宣傳展板到村,條幅懸掛到組,村規民約、倡議書、宣傳單張貼到戶,承諾書簽訂到人,激發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農戶自發清理自家屋子、院子、園子,改善了人居環境。評選美麗庭院182戶、干凈人家37戶、標準不達標未掛牌67戶。針對個別村組干部、農戶等靠要觀望心理嚴重的問題,將人居環境整治納入村規民約,引導村民樹立環境保護意識,改變陳規陋習,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強化資金保障,完善基礎設施。采取“政府投一點、經費補一點、社會資本撬一點”等辦法,整合各類資金開展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縣政府投入340萬元用于基礎設施改善,鎮政府投入48萬元用于修建987米邊溝、打造宮金杰體育廣場和永遠跟黨走微景觀;居然之家房地產開發公司擬投入1.1億元用于打造今勝村五組溫泉度假小鎮;村集體投入5.2萬元用于拆違。 對照“九有六無”創建標準,針對道路破損、垃圾亂丟亂扔、柴草雜物亂堆亂積、農機具亂停亂放、污水亂潑亂倒、違規建設倉房、圈舍、廁所、棚架、院墻等現象,共派出清運車輛131臺次、人工1371人次,清理村屯垃圾76噸,拆除違章和廢棄建筑物39處,整治衛生亂象28處,修建邊溝985米,栽植金葉復榶槭1140株、花卉10.8萬株,建設景觀點2個,擦亮了示范村創建的底色。 鄉村要振興,產業支撐是關鍵。因此,今勝村依托佰晟園富硒木耳產業公司帶動作用,鼓勵扶持村民發展食用菌產業。現在,木耳產業園食用菌種植面積發展到13萬平方米、棚室260棟,實現產值3000萬元,利潤450萬元。全村有47戶參與食用菌產業種植,戶均增收1.2萬元。根據留守老人居多,存在耕種困難這一實際,村黨支部發起成立了農機合作社,開展規模化種植和機耕機收服務,村集體年增加收入8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