樺甸市紅石砬子鎮老嶺村距離吉林市區200多公里,那里山多,彎道多。日前,記者去采訪,開車走了4個多小時。 記者去采訪不為別的,只為村里有大量黑木耳滯銷。眼看要開春了,老嶺村的庫房還堆著幾十麻袋的黑木耳。村書記劉繼君說,他們每年產量2萬斤左右,本來銷售挺好,甚至遠銷北京、天津、廣州、溫州等地。今年因為疫情原因,加上地處偏遠,還有4000余斤黑木耳沒賣出去。 第一書記徐世博和村民一起研究木耳生產 老嶺村是省級貧困村。村子地處長白山西麓、松花江上游右岸,附近就是原始森林,方圓50公里沒有工廠。正因為偏遠,老嶺村空氣清潔,水源純凈。劉繼君說,在這種環境下生產的木耳,總體具有厚、黑、平、滑、脆等特點,大可放心食用。“我們這個木耳用的是山泉水,所以這木耳質量口感都特別好。” 駐村第一書記徐世博說,老嶺村的黑木耳種植,是省里重點支持的扶貧產業項目,發展木耳產業可以改善村民的生活。今年因為疫情影響,木耳的銷售不好,又讓貧困村民生活“雪上加霜”。 劉繼君說:“希望通過吉林日報彩練新聞,能幫我們把這么好的產品推銷出去。” 徐世博的二維碼 樺甸市紅石砬子鎮老嶺村村書記劉繼君 132744377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