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糾紛找‘調解員’,街頭巷尾‘電子眼’全天候‘站崗’,路面上網格員、平安志愿者戴著‘紅袖標’配合輔警特警治安巡邏,如今輝南縣的治安環境讓俺們老百姓心里更安穩了。”近年來,輝南縣堅持從群眾對平安建設的現實需求和所想所盼入手,本著實用實效原則,整合群眾信訪接待、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社會治安形勢研判、綜治信息化建設、網格化管理、便民服務等內容,多角度守護百姓“平安夢”。 建立綜治中心,增強治安巡邏的震懾力。共建設鄉鎮(街道)綜治中心14個、村(社區)級綜治中心156個,突出網格化基層治理體系,社區按照“街巷型、樓院型、單元型”劃分網格195個,農村按照屯、社、村民小組劃分網格322個,通過提事、議事、決策、辦事、督查、答復“六步協商程序”,為村(居)民提供家門口的“保姆式”管家服務。同時著手群防群治從“建起來”到“動起來”,打造起1500人的平安建設“紅袖標”義務巡邏隊伍,配合城區特警路面巡邏及駐村輔警重點區域、重要節點巡邏,多層次擴大治安防控群眾參與面,全面形成“警力有限、民力無限”的社會治安大防控格局,有效增強了治安巡邏的震懾力。 圍繞縣城、鄉鎮、農村三道防線,科學布設點位,在縣鎮村城區公共區域、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居民小區、農戶庭院和全縣143個村進出道口等區域,安裝社會面視頻監控攝像20402個;建設前端點位治安探頭設備1450個、車輛抓拍和人臉識別攝像機330個,全縣初步形成了“天網”“地網”結合的立體化治安管控體系。 充分發揮村(社區)級矛盾糾紛調解網格員的“矛盾糾紛聯防”作用,按照“常態摸排、逐級研判、分級調解”原則,針對縣情實際,制定出臺了多個矛盾排查、化解、管理機制,組建起187個調解組織,共吸納專兼職調解員937人,實現調解工作全覆蓋。同時,建立“三級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動態數據庫”,實行及時入庫、動態管理,建庫以來共排查矛盾糾紛277件,化解277件,化解成功率100%;疫情防控期間排查涉疫矛盾糾紛37件,并全部化解,化解成功率100%。 社會穩則百姓安,百姓安則百業興。輝南縣通過織密織牢國家安全防控網、社會治安防控網、矛盾糾紛防控網、技防人防防控網“四張網絡”,發揮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平安建設干部、縣鎮村三級綜治中心、城鄉綜合治理平臺“四個作用”,實施黨建促治、網格促治、科技促治“三項工程”,構建起“443”的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全面鋪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社會治理實踐之路,深入推動守衛和諧、護衛平安的力量不斷聚合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