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離開我們已經三十八年了,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和高尚品德永遠銘記在我的心里。我永遠懷念父親。 我的父親身材高大,濃眉大眼,年輕時也是很帥氣的。他很慈祥、寬厚,對子女要求很嚴,但從不打罵。他用一言一行教育影響我們,使我們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在我小時候,有一次,我從外面回家。看見小雞在啄食晾曬的米,我一邊趕小雞一邊罵了一句。進屋后,父親問我罵誰?我說罵小雞。他說,可別罵人啊!做人要講文明。 在我十幾歲時,寒假要跟大人一起上山砍柴。那時,上山都穿靰鞡。起初我不會絮靰鞡草,父親就給我絮。他把靰鞡草絮得厚厚的,暖暖的,我穿上格外舒服、溫暖,也體會到父親對我深深的愛。 從我上初中到高中畢業,父親和伯父、哥哥輪流給我寄錢,使我順利讀完高中。父親還經常給我寫信,囑咐我要努力學習,健康成長,對我寄予了很大希望。一九六六年春天,我在通化一年制師范學校學習,父親在回家探親途中來到學校看望我。當我送他去火車站時,仔細端量了一下父親,發現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滄桑的痕跡,父親明顯漸老。看著他一步步地走向站臺,我抑制不住疼愛父親的感情,一股熱淚涌了出來...... 當年,父親在黑龍江省鶴立河農場七分場工作,他對工作勤勤懇懇,克己奉公。有一次,農場的小牛掉到了井里,他不顧危險,奮力將小牛救了出來。父親因此也受到了領導表揚和獎勵。 父親積極從事科學研究,發明了一種播種機。經過試驗,得到推廣。他在雞場養過雞,也種過菜,還培育了一些良種蔬菜。他種的大辣椒,果實大,肉厚,產量高。春節探親時,他把良種送給親友鄰居,經種植后,反響非常好。父親還學會了釀酒,在酒廠當過技術員。他釀造的糧食酒很好喝,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因為父親愛學習,肯鉆研,有實干精神,多次被評為“先進生產者”。 父親進入花甲之年,退休回到老家。他不愿享清福,應聘到榆林鎮辦酒廠作技術員。他工作兢兢業業,不辭勞苦。技術員本不用參加勞動,但他還和年輕工人一起勞動,贏得領導和工友的贊譽。后來,父親又來到涼水鄉荒岔鹿場酒廠作技術員,仍然保持原來的工作作風,勤勤懇懇,克己奉公。他釀造的白酒質量好,受歡迎,銷路廣,使酒廠的收入逐步提升。 一九八二年春天,父親和徒弟在去集安一參場酒廠時患腦出血。我和妹夫雇救護車連夜將他帶回集安。在一個多月的住院過程中,父親半身偏癱,生活不能自理。經過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病情有所好轉。出院后,父親在妹妹家住了一段時間,然后返回向陽。當時,母親身體尚好,白天我上班,主要由母親來護理。 一九八四年春天,父親病重,經衛生院治療無效,溘然長逝,享年六十八歲。 父親的人生旅途并不長,但他的敬業、耿直、友善博得社會和同事的贊揚;他講擔當、講奉獻,得到家人和親友的好評。父愛如山,巍峨挺拔;父恩難忘,永鐫心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