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人一直牙齒很好,很少不適。可是懷孕期間,卻常常牙齦出血、腫脹影響進食,醫生告訴她,是因為她患上了牙周病。請問,為什么懷孕后容易患上牙周病。 讀者:王先生王先生: 我國是牙周病高發國家,80%-97%的成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孕婦患牙周病的概率更高。為什么孕婦更容易患牙周病呢? 首先,牙齦是女性激素的作用器官,妊娠期間女性體內雌激素大量增多,牙齦對局部刺激反應增強,會加重炎癥反應;另外,妊娠期間,有些孕婦變得愛吃酸甜或黏性大的食物,口腔環境發生變化。懷孕早期,許多孕婦妊娠反應明顯,一刷牙就惡心,于是干脆不刷牙,食物殘渣在牙齒周圍大量沉積,口腔衛生較差,導致牙周病的發生發展。 孕婦患牙周病,除了因牙齦出血、腫脹影響進食外,最大的危害是會導致不良妊娠結局,包括流產、早產、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缺陷等。研究表明,牙周炎作為一種炎癥性疾病,其產生的炎癥因子(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前列腺素等)可以通過血液循環進入子宮,引發羊膜炎、陰道炎等。宮腔內一旦發生感染,胎兒的生長發育就會受影響。因此,女性最好在懷孕前對口腔進行檢查,發現牙周病、齲病、智齒冠周炎等,應及時治療后再懷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