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庭室審判指標最薄弱的是哪項?” “各承辦人針對自身弱項指標如何整改?” “審判執行質效指標呈現出發展不均衡態勢,比如上訴率、一審裁判被改判率較高以及上訴移送天數較長,反映出對矛盾糾紛的實質性化解還有不足……” 近日,在德惠市人民法院1-5月份數據分析研判會商會上,法院黨組書記、院長韓松接連提問,直面問題、直擊要害,深入分析全院司法審判數據,對標對表最高人民法院審判質量管理體系的26項指標,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研判問題癥結所在,有針對性提出解決的措施辦法,做實審判工作提質增效,推動辦案質量、效率和司法公信力不斷提升。 為強化壓力傳導,會議通報了全院1-5月份審判執行指標及數據總體情況,以及全院5月份審判執行指標及數據總體情況,以兩份數據情況進行清晰對比,將指標落后影響因素分析穿透到各業務部門乃至員額法官。深入剖析全院短板弱項指標的“病灶”成因,共同探討“對癥”良方,有的放矢提升審判執行質效。 會上,業務部門負責人直奔主題、直面問題,剖析庭室短板,全體員額法官針對自身弱勢指標,分析主觀原因,認清不足,逐一發言,分管院領導分析“會診”,逐條線加以研究剖析,找問題、找原因,提出加強和改進工作的意見建議。 會議指出,數據會商,“開會”只是表象,“商”的內容才是動真碰硬、刮骨療毒。開展全院數據會商,總的基調就是直面問題、分析問題,集中資源和力量共同解決問題。 會議強調,從整體上看,要強化科學管理。要壓緊壓實院庭長管理責任,進一步細化完善閱核實施辦法、嚴格審限變更監督管理,把好審限變更的關口;從具體問題上看,要仔細梳理分析,通過完善機制、細化案件辦理、移送的流程、節點,審判業務部門及各條線之間要緊密配合和緊密聯系,減少程序空轉;要穿透分析案件類型、承辦法官,搞清楚到底是案的問題還是人的原因,將答疑工作貫穿整個審判流程,從而有效減少申訴、再審、執行、信訪等衍生案件。 德惠市人民法院將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風向標”“晴雨表”作用,以數據為基礎、以問題為導向、以會商為抓手,不斷健全優化司法審判數據會商工作機制,著力解決司法審判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全面提升審判質效,樹立好基層法院“尖兵”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