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文晰 本報記者 吳連祥 實習生 胡鑫蕊
在柳河縣羅通山鎮,一提起田輝,那可是赫赫有名。他組建一支“抓雞隊”,帶著30名村民為養殖場抓雞裝籠,每年收入可觀,成為帶富一方的“頭雁”。
田輝家住自然村河口屯,平時他就善于捕捉信息。一次,他看到村里的養雞戶在賣雞的時候,四處求人抓雞,由于這個活又臟又累,即使親朋好友也不愿意幫忙。因此,田輝專門到周邊養殖場,觀察學習那些專業抓雞人的手法。
“抓雞這事,別人能干,我也能干!”田輝想到做到,他找了30名村民,商討組建一支“抓雞隊”,與各地養雞場簽合作協議。開始時,大家沒有信心,他就給大家分析抓雞市場行情,一定能在這個行業里掙到錢。看到他這樣堅定,大家也有了信心,于是,“抓雞隊”應運而生。
為了穩住和拓展市場,田輝一方面到通化地區各地養雞場聯系老客戶尋求支持,另一方面對抓雞技術提出新要求:提高效率,降低傷亡率。
“抓雞隊”成員都是種地的好手,干活麻利,提出要求后,他們一人一晚能抓1000多只。同時,在抓雞的時候按照規定手法去做,在裝籠的時候注意不磕不碰。這樣下來,不僅干活效率提高了,而且抓雞傷亡率也降低了。
在經營中,田輝特別注重“誠信”,承諾這家今晚抓,別人家出多高的價格,他也回絕,并且價格公道,待人和善,贏得眾多養雞場的信賴。“抓雞隊”名氣越來越大,生意越來越好。
這些年來,“抓雞隊”也遇到了各種問題,競爭對手的“打壓”,追討欠款……田輝也動搖過,當他看到大家信任的目光,想到他們身后的家庭,又回憶起成立抓雞隊時的初心,他毅然選擇了堅持。
田輝說:“每當給大家發工錢的時候,看到他們數著鈔票的笑臉,我心里特別高興,也特別有成就感。”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