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專家 劉曉龍
室外地栽黑木耳是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情況下進行出耳管理,過去由于每戶栽培規模小,管理精細,黑木耳出耳整齊一致,產量高。由于現在菌農栽培規模是過去的4-5倍,即從過去的4-5萬袋/戶增加到20-30萬袋/戶,規模增大意味著管理措施更加粗放,所以現在黑木耳出耳不齊,產量一般,經濟效益下降。本文將室外地栽黑木耳的催耳管理技術進行整理,供菌農參考。
選擇好地塊,菌包出耳快、出耳齊,產量高。地栽黑木耳選擇地勢開闊、平坦,窩風向陽地塊。如果是坡地,最好是半陰半陽坡地;土質最好是沙壤土地。場地周邊有水源、電源,交通方便,便于原料或菌袋、廢菌段進出。最好選擇較洼的地塊,地面濕度大,黑木耳出耳快。
整地做畦有講究。先在土壤表面撒一層石灰粉,用深松機耕翻,并將地面整平壓實。根據地勢地形做畦,平坦地塊根據房屋及道路走向做畦,有坡度的地塊應順著坡度做畦,以利澆水后排水,以及大暴雨時排水。畦寬1.2-1.5米,最寬不超過1.8米,以利操作和采收。畦床長度不限,如果有坡度最好在畦長15-20米處挖一個排水溝(作業道),畦間作業道寬40厘米,作業道挖成排水溝(噴水后排出積水),將畦面整平,畦面呈龜背形,在畦面鋪一層爐灰渣并壓實。
菌包開“一”型口出耳快,產量高。我省在4月下旬-5月上旬對菌包進行開口。先檢查菌包質量并將污染菌包挑出來單獨處理。檢查完菌包質量后對菌包表面進行消毒,即用毛巾蘸0.15-0.2%的高錳酸鉀水溶液擦拭菌包表面,待菌包表面消毒液干燥后再開口。如果生產的菌包沒有污染或污染率極低,菌包可不消毒直接開口。采用“一”形開口器開口,開口深度0.3-0.5厘米,開口數量110-120個/袋。開“一”形口管理粗放,出耳齊、出耳快、產量高。
養菌催耳:畦面先噴灑2%的石灰水,畦床及過道鋪一層灰黑色的透水膜或遮陽網,再將開口的菌包直立擺放在畦床上,菌包間隔10-12厘米。溫度自然,最好控制在5-25℃之間,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0-85%,或向菌包表面噴灑EM菌催耳。每天上午和下午正常噴水,每次噴水5分鐘,然后停水15-20分鐘。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