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會給一些重點人群帶來健康風險,這些人群要加強自我防暑降溫意識,及時補充水分,保證充足睡眠和健康飲食。
國家疾控局發布的《高溫熱浪公眾健康防護指南》明確,高溫熱浪健康防護的重點人群包括:敏感人群,如兒童、孕婦、老年人等人群;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如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精神與行為障礙、腎臟疾病及糖尿病等患者;戶外作業人員,如農民、建筑工人、環衛工人、快遞員等人員。
怎么識別中暑癥狀?專家介紹,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中癥中暑和重癥中暑等階段。專家提醒,在高溫、高濕環境暴露后,一旦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發燒、肌肉抽筋、抽搐等癥狀,提示可能要發生中暑。
專家提醒,老年人、兒童、孕產婦、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以及戶外作業人員等人群,更容易發生中暑,需格外加強自身健康防護。
專家建議,這類人群要盡量避開高溫高濕環境,兒童盡量在早晨或晚上進行戶外活動,在戶外玩耍時最好待在陰涼處;孕婦和老年人盡量待在涼爽的室內;慢性基礎性疾病患者要主動、多次、適量飲水,不要感覺口渴才喝水,若因疾病限制飲水量,要及時詢問醫生合理的飲水量;戶外作業人員要合理安排戶外作業時間,預防職業性中暑。
重點人群中暑了怎么辦?專家建議,出現中暑癥狀時,要將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解開患者衣袖、領口,用涼毛巾擦拭患者四肢皮膚等,同時用風扇、空調等降低環境溫度。一旦患者出現意識障礙、昏迷、呼吸循環衰竭等危重癥狀,應及時送醫救治。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