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喜春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在歲月的長河中,有一座東北小城,似一渠甘甜的清泉,潤澤著廣袤的黑土地,那便是我的家鄉扶余。
扶余的歷史,如同一部厚重的書籍,承載著歲月的滄桑變遷。曾經的輝煌與榮耀,在時光的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在北方的松嫩草原,先后有夫余族、高句麗族、靺鞨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滿族在這里繁衍生息。作為與中原王朝關系密切的地方民族國家,扶余國歷史悠久,最早在《史記》中出現。《三國志·夫余傳》載的是“夫余在長城之北,去玄菟千里,南與高句麗、東與挹婁、西與鮮卑接……”扶余,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小城,穿越歷史的云煙,歷久彌新。
七律·扶余
遼金故地起兵犁,今日童翁下木棋。
旌旗號角音尚在,幾度離亂馬車齏。
三江秀水年相似,一掛枝頭月滿西。
千古興亡多少事,折扇搖處品茶余。
每當沉思泛起,心頭便會浮現出那片廣袤無垠的黑土地,肥沃而深沉,孕育著無盡的希望與生機。“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春日里,微風輕拂,田間的麥苗輕輕搖曳,仿佛綠色的海浪,一波接著一波,向著遠方蔓延。田埂上,野花星星點點,五彩斑斕,散發出淡淡的芬芳,那是獨屬于扶余大地的氣息。
夏日來臨,陽光熾熱而濃烈,松花江的水面波光粼粼,宛如一條銀色的絲帶蜿蜒而過。“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江邊的垂柳依依,柳枝隨風舞動,像是大自然的畫筆在水面上畫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位于扶余市增盛鎮境內的南鷹山,緊鄰松花江,形成了獨特的濕地景觀。
七絕·游南鷹山
十里山花相映開,云霞可是落凡埃?
清溪一脈飛蟲鳥,醉綰斜陽不肯歸。
秋天,是扶余最迷人的季節。“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花生鋪天蓋地,玉米迎風挺立,稻穗金黃低垂,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豐收的喜悅。果園里,紅彤彤的蘋果掛滿枝頭,宛如一個個小燈籠,照亮了果農幸福的臉龐。秋風掠過,樹葉紛紛飄落,為大地鋪上一層五彩斑斕的地毯。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冬日的扶余,別有一番韻味。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整個世界銀裝素裹,宛如童話中的仙境。“千樹萬樹梨花開”,濊貊冰雪樂園里,感受冬,感受冰雪的快樂。孩子們歡快地滑冰、抽陀螺,紅撲撲的臉蛋和歡快的笑聲,讓寒冷的冬日滿是溫暖。
承載著歲月的記憶的老街,擎著完顏阿骨打的雕塑,訴說過去的故事。街頭巷尾的小吃攤,散發著誘人的香氣,那是家鄉獨有的味道。“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還有那善良淳樸的鄉親,他們的笑容如同春日暖陽,溫暖著游子的心。鄰里之間的相互幫襯,節日里的熱鬧團聚,無不展現著扶余人的熱情與真誠。
七律·鄉音
夢回阡陌小村前,幾處閑居起晚煙。
昔日孩童音應在,今時衰鬢鏡堪憐。
縱然飛鳥思高遠,卻是臨窗對暑寒。
孤月一輪千古問,而今宣室以何年?
扶余,你是一部厚重的史書,是一首激昂的贊歌,你用廣袤的土地,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兒女;用那古老而深沉的歷史底蘊,孕育出堅韌不拔的人民;用那美麗動人的自然風光,演繹出如夢如幻的交響樂章。
你的歷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
你的現在,是一幅生機勃勃的畫卷;
你的未來,必將是一片光芒萬丈的星辰大海。
扶余,我的家鄉,愿你永遠繁榮昌盛,永遠福澤綿長!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