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獸醫專家 閆薇
溫度:小鵝對溫度變化十分敏感,育雛室溫度過低時,小鵝就會互相擠成一團,不斷發出“吱吱”的叫聲,嚴重的時候會發生扎堆,造成大量的小鵝被壓死、踩死。溫度過高時,小鵝不愿吃食,不停地喝水,后背的羽毛潮濕,特別愛擠在門窗附近涼快的地方。溫度適當的時候,小鵝會表現出活潑好動,喘氣平穩,睡覺安靜,吃食很好,育雛室內溫度過高過低或變化太大,都不利于小鵝的生長和發育。溫度高的時候,小鵝體質變弱。溫度過低,小鵝受涼,容易引起感冒。
喂養小鵝的適宜溫度和濕度:出殼1-5天為27-30度;第6-10天為25-26度;第11-15天為22-24度;第16-20天為18-22度,20日齡以上的可以逐漸脫溫。需要注意的是:這里所指的育雛溫度,是育雛箱內墊草上5-10厘米處的溫度而不是室溫。育雛室溫度要均衡,尤其是凌晨、寒潮、雨雪天更要保持均衡。
濕度:鵝雖然屬于水禽,但最怕圈舍潮濕,30天以內的小鵝更怕潮濕。育雛室內要有通風換氣窗,保持室內干燥。潮濕對雛鵝健康和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如果室內潮濕,溫度又低,小鵝身體的熱量就會大量散發,小鵝容易引起感冒和下痢;如果室內潮濕,溫度又高,小鵝身體的多余熱量散發不出來,小鵝會感覺悶熱,影響小鵝對養分的吸收,容易引起小鵝生病。但育雛室內太干燥也不好,會造成腳干、毛干燥,這時可用電爐燒開水,以補充育雛室內空氣中水蒸氣的不足。高濕是育雛中經常出現的現象,是育雛大忌,因此在育雛室內喂水時切忌外溢。育雛室內要經常打掃衛生,使相對濕度保持在60-65%之間。
密度:小鵝生長的速度很快,隨著天數的增加育雛室內飼養的小鵝應該逐漸減少。如果飼養密度過大,鵝群擁擠,則生長發育緩慢,并出現相互啄羽、啄趾、啄肛等現象。一般每平方米可養出殼1-10天的小鵝15-20只;養11-20天的小鵝10-15只,養21-30天的小鵝5-10只。
通風:由于雛鵝生長發育較快,新陳代謝非常旺盛,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汽,加之糞便中分解的氨,使室內的空氣受到污染,影響鵝雛的生長發育。為此,育雛室內必須有通風設備,經常進行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在通風換氣時,不能讓風直接吹到雛鵝身上,同時也不能有賊風。
光照:光照對雛鵝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關系,因此雛鵝要保證光照,育雛期間光照時間為:第一天24小時光照,以后每2天減少1小時,至4周齡時可以采用自然光照。
吉 林 日 報 社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授 權 禁 止 復 制 或 建 立 鏡 像
地址:吉林省長春市火炬路15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