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戶戶具有朝鮮族風情的馬尾房依著起伏的山勢迤邐而建,漫山遍野蘋果樹像過節似的穿著花瓣織成的白紗裙,迎風而舞,送來陣陣清香,構成了一幅田園牧歌式的優美鄉村畫卷。 這里就是琿春市板石鎮孟嶺村,一個因蘋果而興的村莊,一個用“小蘋果”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共贏的新農村。 孟嶺村朝鮮族人口占86%,是典型的少數民族邊境村。20年前,村民一直以種植大豆、玉米為主,收入并不高。1992年,琿春市政府根據孟嶺村晝夜溫差大、冷涼小氣候、土壤天然含硒等優勢,幫助村里明確了以“寒富”蘋果產業為主導的發展思路,并成立孟嶺富硒蘋果專業合作社。發展至今,村里共有200戶村民栽種蘋果樹,種植面積達550公頃。同時,孟嶺村堅持“黨支部+合作社+果農”的經營模式,將貧困戶納入合作社,合作社年收入可達800萬元以上,村民們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脫貧致富。 作為村蘋果種植產業的帶頭人和受益者,村黨支部書記姜東珍告訴記者:“去年,我們村富硒蘋果產量近3000萬斤,人均收入4萬元左右。僅去年‘十一’期間,村內果園就接待游客近4萬人次。”同時,村里已取得蘋果產業有機認證,注冊了“富硒”“孟寶”兩個品牌,形成了集種植、儲藏、銷售、加工、旅游于一體的產業鏈。憑借個大、果圓、天然含硒的獨特特點,該村的富硒蘋果遠銷遼寧、北京、上海等28個省、市,并成功實現對俄出口,深受消費者歡迎。 近年來,孟嶺村以蘋果產業為支點、民俗特色旅游為發展方向,在提升村民收入的同時,小村的知名度也實現大幅度提升,已連續舉辦了9屆“琿春孟嶺富硒蘋果旅游采摘節”,逐步形成集農業體驗、民俗文化、休閑度假于一體的旅游品牌,成為3A級鄉村旅游經營單位、“延邊十佳魅力鄉村”,進入了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