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朋友們,歡迎來到我們的直播間,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我們村最新的草編產品,大家猜猜是啥呢?前三名猜對的有禮物相贈……”每天的17點30分到19點30分,德惠市惠發街道永生村的村民侯振發都會準時坐在直播設備前,在快手直播間里向大家推銷他們合作社的草編產品。 今年51歲的侯振發是永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在駐村工作隊的精準幫扶下,侯振發積極參加手工編織培訓,創辦富啟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網上直播帶貨。如今,身殘志堅的侯振發已成為快手平臺上小有名氣的“網絡紅人”,摘掉了自家的貧困帽子,并幫助村里的其他貧困戶共同致富。 助力因殘致貧戶脫貧摘帽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侯振發憑借著木工手藝在城里的工地打工,妻子姜亞蓮在家務農,小兩口靠著勤勞的雙手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一場發生在建筑工地的意外,使他高位截癱,生活無法自理,以往開朗愛笑的侯振發一度對生活失去了信心。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后,來自德惠市人社局的駐村第一書記郭奕昂和駐村工作隊的工作人員根據侯家的實際情況為他家送來了“五黑一綠”蛋雞養殖項目,幫其脫貧致富。經過三年多的養殖,為他家帶來了1萬多元的收入。在駐村工作隊的協調下,侯振發的兒子侯學禹被送到德惠市人社局開辦的技能培訓班,學會了電焊技術?,F在,侯學禹被一家建筑公司高薪聘請做技術總監。妻子姜亞蓮也被吸納到村里的扶貧大棚打工,種植大棚花卉和蔬菜,顧家賺錢兩不誤。2017年底,侯振發一家脫貧摘帽。 殘疾木匠變身草編能手 永生村駐村第一書記郭奕昂是個“90后”,敢想敢干思路活。在一次考察中,小郭發現草編項目不受時間、地域、技術、性別等因素限制,適合殘疾群體進行獨立操作。回村后,郭奕昂第一時間聯系草編技師,著手在村里開辦草編技能培訓班,并發動全體村民踴躍參加。 郭奕昂多次到侯振發家中同他商討草編項目,但侯振發卻不想干,畢竟妻子和兒子都有穩定收入。經過多次的勸說和鼓勵,小郭書記親手把坐在輪椅上侯振發推進了草編培訓班。經過培訓,侯振發掌握基本編制方法,心靈手巧的他成了班中的佼佼者。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草編產品成了永生村“變廢為寶”的扶貧產業。在中國(長春)國際民間藝術博覽會、精準扶貧暨第一書記代言產品大集和多場第一書記代言展會上,永生村的草編產品為入社貧困戶帶來1萬余元的經濟收入。 網絡直播拓寬脫貧致富路 僅靠展會大集銷路太窄,何不在網上直播銷售呢?郭奕昂與侯振發一拍即合,在郭奕昂的技術指導下,侯振發開啟了自己的直播帶貨之旅。 “朋友們、家人們大家好,這里是吉林省德惠市精準扶貧扶持的草編合作社直播間,在直播間里對主播支持力度夠大的,主播就會贈送你草帽,如果有喜歡來取的只需80米(元)?!睆拇耍钫癜l堅持每天直播兩小時,講述自己的人生遭遇,勸導大家面對挫折積極樂觀;介紹家鄉風土人情,推介合作社手工草編作品。 網絡直播開拓了草編產品的新銷路,不用出去推銷,就能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的草編產品。侯振發還根據網友的要求,干起了私人訂制,將草編作品完成后快遞到網友手中,現在他的直播間已經吸引了5000多粉絲。“兩天左右能用玉米葉編織一個草帽,大概可以賣80多元。”侯振發說。 由于侯振發直播間粉絲多,帶貨能力強,并幫助永生村的貧困戶、殘疾人共同脫貧致富。今年初,富啟手工編織專業合作社被授予“就業扶貧星火站”稱號并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