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陽區作為長春現代農業城東部特色農業產業帶的重要支撐,主動承接落實長春現代農業城具體任務,突出特色優勢,加速產業融合,努力構建“一帶引領、三圈聯動、兩翼協同、多點支撐”的都市圈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格局,奮力打造長春現代農業城“雙陽樣板”。 “一帶”即圍繞長雙快速路、長清公路,在雙陽中心城區與凈月之間打造三產融合型現代農業產業經濟隆起帶。 “三圈”即培育一批產值超千萬元的專業村,形成“一村一品”小型經濟圈,培育一批產值超10億元的鄉鎮,形成農業產業強鎮中型經濟圈,培育一批產值超50億元的產業園區,形成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型經濟圈。 “兩翼”即以鹿鄉為重點打造面向全國的梅花鹿產品和東北名優特產集散中心,以齊家為重點打造面向長春都市圈的綠色食品供應基地。 “多點”即打造一批產業特而精、功能聚而全、形態小而美的特色小鎮和一批產業興、環境靚、鄉風淳、農民富的精品鄉村。 做強特色農業 聯合京東等電商巨頭建好鹿產品交易中心和電商平臺,加快吉林省特色產品云創產業園開工建設,扶持東大鹿產品研發、華泰生物深加工等項目竣工投產。組建平臺公司市場化運營,吉林鹿港鹿業發展(集團)公司和吉林鹿港產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組建完成,現已獲得“雙陽梅花鹿”品牌授權,2022年全區鹿業全產業鏈產值力爭實現70億元。 實施雙陽梅花鹿種源保護及種群提純復壯工程,推動東大鹿業擴建、虹橋鹿業梅花鹿產業園、佳盛麟萬頭養殖示范園區等鹿產業項目開工達產,建設全國規模最大、品質最好的梅花鹿養殖基地,2022年梅花鹿存欄達到32萬只。鼓勵鹿業生物、世鹿鹿業、希望鹿業等現有加工企業擴大規模、提質增產,加快推動海悅藥業等投資規模大、拉動力強的鹿產品企業盡快落位建設。 做活休閑農業 以農旅融合為發展方向。圍繞發展全域旅游,加快打造休閑康養、生態觀光、特色體驗、農耕研學等精品鄉村旅游線,推動藍城農旅、臥龍湖、雙陽湖、神鹿峰二期等融合型項目成為全新引爆點,讓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名片更加響亮。 以品牌活動匯聚人氣商氣。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精心組織梅花鹿節、奢嶺草莓節、消夏節、冰雪溫泉節等系列活動,推出“雙陽有禮”系列鄉村旅游商品,吸引各地游人客商紛至沓來,讓其在綠水青山與特色體驗中流連忘返、擴大消費。2022年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值力爭達到45億元。 做大精品農業 建基地。圍繞綠色食品供應基地建設編制規劃,招商引資,調整用地,加快推動牧原二期、凈鮮農業、銘旺食品等一批項目落地達產,謀劃建設國匯果蔬采摘園、金荷藥業中藥配方顆粒開發等20余個重點農牧業項目,對接香港金馬興牧集團、山東壽光蔬菜集團、山東省水發科創產業發展公司、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等投資主體考察,達成梅花鹿、棚膜經濟、肉牛養殖、農產品加工等項目合作意向,推動齊家鎮爭創省級農業產業強鎮。 嚴格落實黑土地保護制度,堅決扛穩維護國家糧食安全重任,落實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45萬畝,秸稈離田作業131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1萬畝,發展棚膜經濟500畝,認證綠色水稻3000畝。全國經濟作物(蔬菜)綠色高質高效行動示范縣創建通過省級評審。 做優數字農業 抓試點提升。加快全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全省首家縣域數字農業農村試點建設,持續推進實施數字農業農村基礎工程、產業工程、治理工程和服務工程,打造欣銘農業、奢愛良蔬、博文鹿業等大田種植、設施園藝、鹿業養殖等數字化應用典型3個以上。 抓數字鄉村。鞏固小石村數字鄉村試點建設成效,啟動張家村數字鄉村建設,推動農業生產、農村經營、農民生活、社會治理等領域數字化改造升級,助力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