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忙活了一年的農民都在“貓冬”,可在梅河口市李爐鄉關東農家樂專業合作社的溫室大棚里,前來務工的村民們卻忙得熱火朝天。他們有的忙著起蔥、有的在清理大蔥上的泥土、有的忙著捆扎裝箱。一名村民告訴記者:“合作社給我們創造了掙錢的機會,把冬閑變成了冬忙,干一冬天就能掙上萬元。” 懷著創業帶富的理想,大學畢業生谷銘放棄省城的事業,毅然回到家鄉,接手經營梅河口市關東農家樂專業合作社。為了實現綠色高效目標,她在父親的支持下,不辭辛苦奔波在城鄉之間,向技術專家和“行家里手”求教。經過一年時間的學習積累,決定建設新型雙層雙膜溫室大棚,發展綠色有機果蔬種植產業。 說干就干,干則一流。2022年,谷銘籌集資金120萬元,在李爐鄉李爐村建設3棟雙層雙膜半智能化溫室大棚。這種新型大棚在梅河口市及周邊地區獨樹一幟,在冬季零下30度的情況下,棚內溫度可達到零上7度,適合各種農作物生長。大棚建起后,如何選擇種植品種呢?谷銘經過多方考察,決定發展紅皮蔥種植。 紅皮蔥又名“土蔥”,具有質感鮮嫩、味道濃郁、口感良好等優點,遠勝于普通大蔥,被譽為“蔥中珍品”,還具有對水土條件要求不高,不生病,不生蟲、堪稱綠色蔬菜。 經過仔細考察,谷銘精心選購了種子,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運用標準化種植技術,施用農家肥等有機肥料進行種植。由于雙層雙膜半智能化溫室大棚保溫保濕效果好,僅用20天時間就生產出無公害紅皮蔥,產量達到4.5萬斤。經過線上線下推介、經紀人口碑宣傳,投放市場后受到各地客戶歡迎,源源不斷銷往靖宇、撫松、白山等地。 創業帶富,造福鄉親。作為梅河口市農晟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黨支部副書記,谷銘心系家鄉父老,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帶領大家增收致富。大棚投產后,她優先雇用李爐鄉的農民,干一天就能掙上百元,還免費提供可口的午餐,并且及時兌現報酬,因而吸引來了永平村等村的農民前來應聘,最忙時用工達30余人。截至目前,合作社已支付工資6萬余元,使村民在家門口就掙到了現錢。 綠意盎然,春光無限。“關東農家樂”的溫室大棚使十里八村的鄉親們把冬閑變成了冬忙。現在,谷銘正帶領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描繪著一幅幅生機勃勃的“冬忙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