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良心稻,做綠優米,讓大家吃得安全放心,為保障糧食安全多做貢獻。”秉持這一信念,梅河口市黑山頭鎮新型職業農民李強用良種、良法、良肥種植綠優水稻,帶動周邊鄉村農民增收致富,贏得干部群眾的贊譽。 年近五旬的李強,是一名一專多能的知識型農民,不僅精通種植技術,還通機修,懂電器。懷著種植優質稻米的理想,他于2002年開始承包鄰近村屯外出打工農民的耕地,利用有機肥料,采用人工除草,不噴除草劑,種植了60畝優質水稻。所產大米一上市,就受到市民的歡迎,贏得好口碑。 近年來,隨著外出務工農民的增多,大片稻田需要對外發包。李強抓住這一機遇,流轉近千畝稻田,進行規模化種植。為了帶動鄉親們增收致富,他創辦了梅河口市香田家庭農場,聘請水稻專家做顧問,優選“五優二號”“珍珠香”等4個優良品種,實行規范化育苗、全程機械化插秧和收割。為了解決“農殘”問題,他采用赤眼蜂、誘捕器防治病蟲害,因而保證和提高了稻米質量。 前不久,農場生產的大米獲得“國際米食味品鑒大會中國賽區總決賽金獎”,為吉林大米爭了光。 今年5月,李強通過學習考察,掌握了稻田養蟹技術,在稻田放養蟹苗800斤。經過精心養殖獲得成功,成為稻蟹示范基地,引得十里八村的農民前來學習取經。他熱情接待,悉心傳授,被人們譽為“熱心腸的李大哥”。 富而崇德,惠澤鄉親。隨著種植規模的擴增,農場的用工量也持續攀升。在用工上,李強優先聘用當地富余勞動力,每年僅支付季節工的工資就達23萬元,其中,技術工每天能掙300多元。 經過幾年的發展,李強創辦的香田家庭農場已成為梅河口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突出代表。每市斤稻米賣到10元以上,產品供不應求,受到農業、糧食等部門的肯定和表揚。面對贊譽,他表示,要以人為本,恪守商德,保障稻米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