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名片 雙遼市位于吉林、遼寧、內蒙古三省(自治區)交界處,地處松遼平原與科爾沁草原接壤帶,東、西遼河匯流區,素有“天落兩河五谷香、地連三省九衢通”之稱,幅員面積3121平方公里,轄8個鎮、4個鄉、6個街道辦事處,常住人口32萬。 近年來,雙遼市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落實“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堅持強推動、重增效、減損耗、廣宣傳、嚴管理的工作理念,勠力同心、真抓實干,節水型社會創建取得明顯成效。2022年,雙遼市被水利部命名為“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成功申創全國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 堅持頂層設計 建強上下貫通工作體系 雙遼市在高位推動、部門聯動、考核推動上三向發力,形成科學有效的節水工作體系。 一是高位推動強組織。雙遼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水資源節約利用,將節水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定期研究節水工作,主要領導親自謀劃部署調度,解決困難問題,推進各項任務落實,形成了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的發展共識。 二是部門聯動強合力。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為雙組長,水利、發改、農業農村等多部門為成員的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領導小組,制定《雙遼市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方案》,明確職責分工,細化具體任務,構建了黨委、政府主導,水利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共建共享的工作機制。 三是考核督導強推動。充分發揮督查考核“指揮棒”作用,將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工作納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嚴格兌現獎懲,真正達到以考促干、以考促建、以考促優。 聚焦重點領域 推動節水控水落地見效 雙遼市堅持抓重點、攻難點,圍繞農業、工業、生活用水、非常規水和河湖生態五大重點領域,全面推進粗放用水向高效用水轉變。 一是狠抓農業節水增效。積極推廣微灌、滴灌、防滲渠道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實施節水滴灌工程、節水增糧工程、千億畝糧食增產項目等節水工程,改“大水漫灌”為“精打細算”,實現了節水節地節能“三節約”。 二是狠抓工業節水減排。鼓勵支持企業引進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提高水資源重復利用率。科學制定年度用水計劃,對超計劃取水單位實施階梯水價。加強工業取水計量管理,將取水大戶納入遠程監控系統,實時監控用水情況。 三是狠抓城鎮節水減損。結合道路提升、雨污分流、老舊小區改造等工程,對城區內老化管網進行更新改造,全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10%以內。四是狠抓非常規水利用。大力挖掘非常規水源開發利用潛力,增加可供水量,緩解用水矛盾,建成雙遼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達到國家污水排放一級A標準。 緊盯關鍵環節 營造節約用水良好氛圍 雙遼市堅持在“監管、示范、宣傳”上做文章,營造節水愛水惜水護水的良好氛圍。 一是監管促動。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用水總量和強度雙控指標體系,從嚴執行計劃用水、節水等各項要求,從源頭把好節水關。 二是示范帶動。堅持以點帶面、示范引領,在全市深入開展公共機構節水型機關、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小區創建工作,打造了一批高質量、高標準的節水載體。 三是宣傳發動。堅持把宣傳教育作為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基礎工作來抓,緊盯“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廣泛利用廣播電視、微信公眾號等載體,推動立體式、全覆蓋節水宣傳,推動節水型社會建設理念深入人心。 節水護水,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雙遼市將以縣域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為新起點,以更加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更加求真務實的工作舉措,嚴格落實“節水優先”方針,努力推動新時代節水護水工作再上新臺階、取得新成效,為雙遼市全面振興提供堅強的水安全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