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梨樹縣梨樹鎮北夏家村,要說誰的名聲最響亮,那首屈一指是邵亮亮。他是當地家喻戶曉的“農業達人”“致富領頭雁”。 2009年,邵亮亮畢業于吉林農業大學農學專業,先后從事種子銷售、品種實驗、種子生產檢驗等工作,在外地闖蕩多年,并小有成就。 2012年,懷著濃厚的桑梓情懷,邵亮亮回到家鄉成立聚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村民調整種植結構,給“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帶來了新氣象。 與父輩那些種田的“老把式”相比,邵亮亮對現代農業有著自己的理解,“愛折騰”的他不斷嘗試用新的技術和思路改變著傳統農業的生產經營方式。 經過調研,他發現父輩原來的經營模式已經跟不上市場行情,傳統的玉米種植無法讓鄉親們真正賺到錢。于是,他將目光瞄準特色農業。“梨樹肥沃的黑土地資源、適宜的氣候條件、肥力均衡菌群合理的土壤環境,更適合種植符合綠色環保標準的西蘭花,而且可以實現一年兩茬。” 從2016年開始,邵亮亮帶領合作社社員嘗試種植西蘭花。經過幾年的努力,逐步發展成為集栽培種植、初加工、銷售為一體的西蘭花產業。目前,聚豐合作社生產的西蘭花已經獲得“綠色食品”認證,并建了冷庫和車間用于貯藏、加工西蘭花。近幾年,邵亮亮更是將西蘭花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拓寬了村民致富路。 “一公頃西蘭花最高收入七八萬元,種植效益大幅提高。”邵亮亮自豪地說,西蘭花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每年用工量達1.5萬人次左右。這種需要大量勞動力的西蘭花種植和初加工,一下子解決了北夏家村及周邊村屯剩余勞動力問題。 合作社給鄉親們帶來了可觀的收入,鄉親們高興,邵亮亮的心里也美滋滋的。他笑著說:“合作社在家附近,鄉親們平時在合作社打工,一天掙100多塊錢,還不耽誤接送孩子、照顧老人,時間很充裕很靈活。自己返鄉創業實現了一個大學生的人生價值。” 近年來,邵亮亮為鄉親們帶來近200萬的收入。如今,近百戶村民加入了合作社,不少村民不再外出務工,選擇留下來跟著邵亮亮一起干。 種植方向確定,市場穩固。邵亮亮開始研究如何讓鄉親們致富。為達到這一目標,邵亮亮煞費苦心。他先后與省農科院吉農綠色有限公司合作,訂單種植甜玉米、西蘭花、甜豆等;與吉林省壯億種業有限公司合作開展高粱、大豆制種等項目;與多個種業公司合作玉米品種試驗種植項目……通過托管、流轉、帶地入社的方式,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種植多種經濟作物,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北夏家村曾是貧困村,村民靠種植玉米生活,收入普遍不高。如今,村里已有近百戶村民加入了邵亮亮的合作社,收入比過去大幅提高,村里與合作社合資經營扶貧冷庫項目,每年分紅3萬元,村集體經濟不斷壯大。”北夏家村支部副書記楊榮晶說。 目前,聚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3000多畝土地,全部采用保護性耕作。除了西蘭花,邵亮亮還種植鮮食玉米、飼養肉牛,進行種養結合,發展循環農業。他把甜玉米和西蘭花的莖葉做青儲飼料養牛,牛產生的糞便與玉米秸稈混合,發酵變成微生物菌肥,進行還田。這樣的循環農業,不僅可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還提升了土壤有機質含量,更有利于保護黑土地。 短短數年,在邵亮亮的努力下,聚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成為北夏家村乃至周邊群眾增收致富的支點,他本人也榮獲吉林省“鄉村振興杰出人才”榮譽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