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春江水暖鴨先知”,位于鴨綠江畔的大湖村人,也早早地感受到了“一谷一城”帶來的陣陣暖意,早春時節就迫不及待的揭開了以鄉村旅游為遠景,花、果、藥、菌立體開發為近景的產業興農、綠色先行的發展序幕。 臨江市大湖街道大湖村臨水而居、三面環山,素有“平湖秋色美,醉臥萬峰林”的美譽,而當地略酸性土壤結構、平均13℃晝夜溫差、優于國家二級標準的空氣質量,更是構成了獨特的山水相生、植被相連的生態系統。 目前,大湖村依托當地自然優勢,借助上級部門和科研院校的幫扶,積極引進新品種,大力實施地上花海果園、地下中藥材間作的立體生態園建設。生態園一期共占地約20余畝,現已種植蘋果新品紅700余株、雞心果500余株、黑芝麻粒李子500余株、黃杏2000余株,共計栽種果樹近4000株,果樹下間作主治風濕的中藥材“威靈仙”。 同時,利用公路、鐵路沿線和河流小溪地形走勢,栽種了金蓮花20000棵,三葉草、豬牙花點綴其中,將建設800米“野百合的春天”主題自然景觀帶。預計到今年10月底,大湖村“平湖秋色”旅游新村一期建設將初具規模,三至五年內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村內的菌類產業更是乘勢而上,通林菌業大湖基地現有溫室大棚10棟,冷棚32棟,占地70余畝。為迎合市場需求,基地調整產業結構,種植了桑黃、羊肚蘑、姬松茸等多種長白山特色產品,現已投放市場,年創產值近百萬元,可增加當地扶貧收入10余萬元,解決50余名當地農村勞動力就業。 接下來,大湖村將緊緊抓住“一谷一城”這一發展新機遇,穩步推進各類規劃項目建設,努力實現生態優良、村容美麗、村民增收、集體壯大的綜合、協調、可持續發展目標,將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以“平湖秋色花月夜”的秀美身姿為“一谷一城”臨江篇增添一抹嬌嫩的新綠,小村落一定要融入大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