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長白縣高度關注環衛事業發展,緊緊圍繞城市環境衛生工作實際,創新機制,精細管理,城鄉面貌發生明顯改觀,環境衛生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深化認識,切實加大投入力度。在財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長白縣堅持優先保障環衛事業發展,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傾斜扶持,2016年以來,環衛基礎設施建設、作業設備配置累計完成投資1500萬元,城市生活垃圾密閉清運率、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道路機械化清掃率均達到100%,環衛基礎設施保障能力顯著提高。把維護環衛職工權益、加強勞動保障作為重要問題進行研究,逐年提高環衛職工工資待遇,落實標志服等作業安全警示措施,積極推進一系列維護和保障環衛職工醫療、養老、意外傷害等基本權益的政策措施落實,促進了環衛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夯實基礎,不斷完善管理機制。受歷史、環境等條件的限制,長白縣城基礎設施滯后,城市落后局面曾一度制約經濟社會發展。2016年以來,長白縣立足實際,著力補齊城市建設短板,啟動了“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投資20余億元實施了中心城區街路改造、鴨綠江景觀帶等“城市十大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的改善,帶動了環衛職能的明顯轉變,將城區主要街路、背巷分為3個單元片區,逐個片區明確責任人、監督員和環衛工人,全面啟動精細化績效考核,工作模式從以往的“布置+落實”變為“發現+問題”,道路環境衛生達到“五凈五無”標準,實現了環衛保潔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雙提升。 因地制宜,建立特色運行模式。長白縣城市垃圾通過統一收集、運輸、處理,實現了生活垃圾日產日清。通過反復論證,科學確定城鄉一體化治理模式,統一收集、運輸、處理由城市向農村延伸,由城市環境衛生管理中心統一負責實施。2018年底,全縣77個行政村、2個社區、4個管委會達到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全覆蓋,提前兩年通過省級達標驗收,創新經驗在全省垃圾治理現場會上得到推廣。同時,把公廁建設列為重點工程之一,累計新建高標準水沖式公廁8座,一廁一景,處處宜人,全部免費開放。廁內配套設施一應俱全,且充分考慮了殘障人士、帶嬰人士等特殊群體的需求,收到了較好的環境效應和社會效應。 常抓不懈,凝聚濃厚發展氛圍。長白縣深入開展“夏季送清涼,冬季送溫暖”活動,2016年以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每年春節定期走訪慰問環衛工人,累計送去慰問金和節日紅包86萬元。建成“環衛工人之家”,配套建設食堂、浴室等設施,每天為環衛工人提供免費的“暖心早餐”,浴室全天候為環衛工人開放。加強環衛工人休息點建設,投資30萬元,新建“環衛驛站”5座,配備桌椅、置物柜、飲水機、應急藥箱等物品,為廣大環衛工人提供了遮風避雨的休憩場所,深受環衛一線工人的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