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都是為大家好,扒就扒了吧,別人家都不差事,大娘支持你工作,絕不拖后腿!”于大娘在民主村黨支部書記王鳳龍上門動員自己扒拆土倉子時這樣說。 村民于學華家的土倉子和土圈舍都在這次扒拆清單之列,可每次找他,他都推脫說在外打工回不來,并且以忙沒有時間、扒了以后雜糧雜物沒地方放,圈舍里邊的雞鴨沒地方擱、要是扒了能不能給蓋新的為由找借口。王鳳龍見他一再搪塞推脫,就連續兩天去他母親家做老太太的工作,老太太被王書記的誠意打動,痛快地同意了。 進入7月下旬,入戶排查、扒拆危房、土墻,平整土地、清理垃圾,在通榆縣團結鄉民主村黨員帶頭、村干部帶頭,人居環境整治一片繁忙景象。 2017年,團結鄉民主村搶抓國家易地搬遷政策的歷史機遇,實現全村整村搬遷。2018年10月,全村農戶回遷486戶,但仍有部分農戶因地理位置好而沒有動遷。6月初,全縣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以來,為確保實現危房百分百拆除,土墻百分百扒掉,空地百分百騰空,群眾百分百滿意的“四百”工作目標,民主村村黨員干部明確任務清單、壓實責任清單,確保環境整治工作有人抓、有人干、有人督。 民主村對危險房屋、破舊倉房及牲畜圈舍、殘垣斷壁等組織黨員干部入戶精細排查,摸清底數,鎖定任務目標,列入滅跡清單,全天候做工作,保證滅跡進度。對閑置房在扒拆前進行測量、拍照、建檔、備案。讓群眾扒得明白,滅得放心。對扒拆出的邊角地塊種花、種樹、建小品,做到見縫插綠、合理利用。對柴草垛也進行了統一歸置,合理堆放,做到干凈整潔、井然有序。 王鳳龍在每天的整治工作中,都是來得最早,走得最晚,哪里需要他,就出現在哪里。看到王鳳龍和一些黨員們每天忙前忙后,村民們深受感染,積極參與到勞動中來,涉及到誰家的拆違也都非常支持。村干部、駐村干部帶頭幫助他們清理干凈整潔,民主村的環境衛生得到明顯改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成為留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